丁香花免费高清视频完整版,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今天是:
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正文

關于防范雨雪冰凍災害農業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索引號 : 011337637/2022-43128 文  號 :

主題分類: 農業、畜牧業、漁業 發文單位: 咸寧市農業農村局

名 稱: 關于防范雨雪冰凍災害農業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發布日期: 2022年12月08日

有效性: 有效 發文日期:

為切實加強我市在田農作物及畜禽水產養殖管理,有效應對低溫寒潮雨雪冰凍災害天氣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做好防災減災工作,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確保農業生產安全,特提出如下技術意見:

一、油菜抗寒防凍技術要點

一是調墑防凍。 清好“三溝”,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濾。同時,利用清溝土培護菜苗,培土高度以第一片葉基部為宜。

二是追肥防凍。抓住當前土壤濕度大的有利時機,追施苗肥,增施鉀肥。特別是受旱影響的小苗和遲播苗,要盡早施肥,畝施尿素2.5-5公斤+100ml新美洲星等有機水溶肥促長防凍,每畝追施2-3公斤氯化鉀增強抗倒性。

三是化學調控。寒潮來臨前,葉面噴施新美洲星、碧護等生長調節劑,增強油菜抗凍性。對長勢旺或密度高的油菜田,則需在越冬前噴施多效唑、烯效唑提高凍害抗性。

四是早薹菜用。示范推廣“一菜”兩用技術,對冬季抽薹的油菜,及時采收上市銷售。在薹高30厘米以下時摘薹,留薹10-15厘米為宜,摘薹后畝追施3-5公斤尿素促分枝發育。

二、蔬菜抗寒防凍技術要點

一是預防凍害。低溫冰雪災害天氣來臨之前,可對露地蔬菜開展浮面覆蓋,用薄膜對紅菜薹、芹菜、菠菜、生菜等葉菜類蔬菜進行浮面覆蓋,確保不受凍。對達到上市要求的葉菜類蔬菜應及時采收,增加市場供應,切實提升本地蔬菜穩產保供能力。溫室大棚蔬菜,做好大棚抗壓加固,確保棚膜覆蓋嚴實;加強防寒保溫,深挖棚外圍溝,大棚內做到溝溝相通,雨停水干,降低棚內濕度,促進根系穩健生長;晚上多層覆蓋保溫,白天及時揭去棚膜外覆蓋物,增加光照;控制澆水,降低棚室內濕度,減少通風,提高地溫,預防凍害發生。

二是加強管理采收。多次遭受冰雪影響的冬種蔬菜,應待結冰融化后及時采收,避免在結冰情況下采收,及時拔除已凍死的植株,盡量收獲有商品價值的蔬菜,減少損失。受凍害尚未腐爛的蔬菜,須加強植株管理,及時排干積水,扶正倒伏的植株,摘除老葉、黃葉、爛葉和病葉等,增加植株間通透性,并在天氣轉晴時噴施防病藥劑預防霜霉病等病害。

三是及時恢復生產。在災害性天氣結束后,抓緊播種生長較快的葉菜類如小白菜、菠菜等,或生產一批速生的芽苗菜如豌豆苗、蘿卜苗等。加強蔬菜育苗肥水病蟲害管理,增補施暖性有機肥,如苗期或苗床撒施草木灰、火燒土,分多次藥施復合肥(濃度從0.5%逐漸提高,并適當增加磷鉀比例),土壤不能過干或過濕,濕度大的情況下,應控制水分,使在田蔬菜和菜苗逐步恢復正常生長增強抗性,加強各種病蟲害發生情況預測,及時對癥用藥預防。

三、果樹抗寒防凍技術要點

一是覆蓋。用薄膜或用稻草、茅草扎成較厚的草簾,覆蓋全部樹冠;用稻草、麻片等綁捆樹干;用稻草、雜草、樹葉覆蓋地面;幼樹將稻草扎成束后散開,內墊薄膜覆蓋。苗圃地搭棚覆蓋。

二是培土。在果樹根頸部用松軟細土培土30厘米左右,并壓實。培土時,不要刨樹冠下的土層,以免暴露根系加重凍害。

三是涂白。在寒潮來臨前,用石硫合劑調均勻后涂刷主干及主枝。

四是搖雪。如果枝干和葉片沒有結冰,應及時搖落樹上積雪,防止壓斷枝干;樹冠下的積雪,應在融化結凍前扒除,放到樹冠之外。對折裂未斷的枝干及時扶回原生長部位,用繩子固定。

五是補救。對受凍害果樹,要采取科學補救措施。在氣溫回暖后,及時摘除卷曲凍死葉片和枯梢,對雪壓受損枝條進行包扎處理,對壓斷枝條進行修剪整枝,用傷口保護劑處理傷口;受害輕的果樹,在氣溫回升后進行葉面追施0.3%~0.5%尿素,連續噴施2~3次,對不能恢復的葉片及時摘除;春季氣溫回升后,要及時扒開蔸土,注意開溝排水,及時中耕除草,改善土壤透氣狀況,提高土溫以促進根系活動;對受凍桔樹選擇在晴天上午9時后至下午3時前噴施0.3%尿素加0.2%磷酸二氫鉀或高效復合葉面肥,每隔5天噴一次,連噴3次,補充營養,重凍樹宜薄肥多次分施;凍后樹勢衰弱,傷口增多,對病蟲的抵抗力相對減弱,容易發生多種病蟲害,要及時防治病蟲,以保持樹體健壯。

四、茶園抗寒防凍技術要點

一是覆蓋。在冷空氣來臨之前,用稻草、薄膜、遮陽網等進行蓬面覆蓋,冷空氣過后,及時掀開覆蓋物。對于苗圃加寬、加厚覆蓋材料,壓緊保溫保濕用的農膜,減輕雪凝或刮風對茶苗的影響;適時清理棚面或廂面上的積雪,以免壓塌后對茶苗造成機械損傷。

二是灌水。對土壤比較干燥的茶園,有條件的地方在凍前灌水或噴水可減少地面輻射,減輕凍害。

三是補救。對受凍害茶樹應采取適宜措施補救。在春季氣溫回升到5-10°C后,根據茶樹受凍程度,按照分級修剪、寧輕勿重的原則,及時對蓬面進行適度修剪。修剪深度以剪除凍死的枝葉為宜,盡量保留采摘面。若茶樹僅在采摘面3~5厘米處的枝葉受害的宜采用輕修剪,凍害較重骨干枝已受到損害的宜采用重修剪,地上部枝葉已失去活力的,宜采用臺刈。受凍害茶園春季修剪后應及時補施速效肥,使茶樹迅速恢復生機,以施氮素肥料和復合肥為主,適當增施一定量的磷鉀肥或有機肥,促進樹勢恢復。凍害給茶樹帶來一定的創傷,應進行淺耕施肥,補充養分,越冬期凍害的茶園,要重施春茶催芽肥;茶樹萌芽期凍害(倒春寒)的茶園,在茶樹魚葉到1葉展時,采用50公斤清水+磷酸二氫鉀和尿素各150~200克的混合液(或3~5%尿素液態肥,及其它葉面營養液)噴灑蓬面。修剪后的受凍茶園,應注重留葉采摘、養好茶蓬,并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幼齡茶園受凍出現缺株斷壟的,應在氣溫升至10°C以上后,及時進行補植。

五、中藥材抗寒防凍技術要點

一是施足冬肥。多年生中藥材秋冬季要及時追肥,主要以有機肥為主,增施磷鉀肥,有利于中藥材生長,提高抗性和產量。

二是強化藥園消毒。藥材采收后,及時清園,清除雜草和病蟲株,帶離田間,集中深埋,盡量減少越冬病蟲基數,并在染病區域撒施生石灰或者按照比例噴施石硫合劑消毒。也可深翻土,進行晾曬。

三是預防凍害。時刻關注天氣情況,及時備好稻草、玉米秸稈等防凍物質,溫度下降前及時鋪設,中藥材遭受霜凍危害后,應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如扶苗,補苗,補種,改種,加強田間管理。同時,如果購買有相關保險,及時電話聯系,拍照后進行理賠。

六、漁業防寒防凍技術要點

一是蓄水位保底溫。適當加高池塘水位,保持水位在1.5米至2米以上,提高水體保溫性能,增強防凍能力。對育苗室、養殖場等保溫設施和充氧供暖、供水等設備進行檢查,對易受凍害的養殖品種,要盡可能采取搭棚保溫,室內池加溫等措施提高水溫。注意避免在低溫雨雪冰凍天氣期間臨時加水,防止出現應激反應。如果遇到大面積結冰的池塘要及時碎冰,適當加注新水,補充水體溶氧,避免魚類缺氧

二是少投喂降負擔。寒潮期間,水溫降低,養殖品種活動減少,新陳代謝能力降應減少投喂,防止積食。冬季魚體體質較差,免疫力下降低,易凍傷發病,應盡量減少在寒潮期間進行捕撈打網,防止受傷避免繼發水霉病等。備好增氧產品,防止低溫缺氧泛塘。定期巡塘,及時撈出病死魚,做好無害化處理,防止污染。

三是多巡塘早應對。寒潮來臨前,要提前加固魚池埂堤、圍欄等設施,全面檢查涵閘、進排水、防洪溝渠的通暢情況,提前做好相關防范應對措施,增強防災減災意識。做好生產設施設備檢修加固,重點檢查供電設備,防止漏電短路,引發事故,檢查供水設備,防止凍裂。禁止在倉庫、通風不良的密閉空間等地生火取暖。嚴寒極端天氣期間,漁民應避免外出作業,做好人身安全防護工作。寒潮過后,預計連續多日晴天,水溫回升10°C以上,可適量投喂優質越冬飼料,保障養殖品種營養需求。選擇天氣晴好,潑灑碘制劑、桉葉精油等產品 1~2 次,殺滅病原菌,預防感染。晴天勤開增氧機,促進水體交換,保持水質嫩爽。

七、生豬低溫抗寒技術要點

一是適當增加豬只飼養密度。在冬季寒冷時,舍內養豬頭數可比平時增加1/3~1/2,讓豬互相以體溫取暖,加之豬多散熱多,提高舍溫。

二是加熱飲水。一是將豬的飲水加熱后倒入食槽;二是 應用熱水拌料,濕度以手握成團,落地即散為宜,并即拌即 喂;三是可在加熱飲水中添加適量葡萄糖(每公斤飲水中加20 克)。 

三是適當增加能量飼料。嚴寒冬季,豬需要的能量和飼料量大幅增加。給哺乳母豬飼喂質量好,易消化的飼料,使母豬奶水充足,仔豬食得飽,不拉稀。另外,提高補飼,給仔豬提早補喂高質量的仔豬開口料、乳豬料,使仔豬除母乳外,及時補充其他的營養,從而提高仔豬消化吸收機能,增加抗病力、御寒力,仔豬就能健康成長。其他豬的飼料供給也要充足,以增強抗寒和抗病能力。

四是做好母仔養護。母豬臨產時,要專人值班接產,仔豬出生接產,要馬上抹干身上粘液,放置在保溫欄內或帶有稻草等保溫材料的籮筐內,上蓋麻袋保溫,定時放回母豬處喂奶,喂完又放回保溫處,2-3d 后可讓仔豬隨母豬身邊采食母乳,避免因仔豬為保暖緊靠母豬。有條件的豬場可安裝熱風爐、暖氣管道等,新生仔豬取暖可安電熱板、紅外線燈泡,沒有條件的可生爐火、燒木柴取暖。斷奶仔豬要做好保健,可以添加電解多維,黃芪多糖等,提高免疫力。

八、家禽低溫抗寒技術要點

一是做好禽舍保暖。在低溫條件下,關閉門窗,加掛塑料布或彩條布、飲用溫水等方式進行防寒保溫,使禽舍溫度 不低于 3℃。鴨舍內可適當鋪些稻草。

二是適當增加飼料能量。成年家禽要要適當提高飼料營養濃度和增加喂料量,降低低溫影響。可以將日糧中玉米和豆粕含量增加2~3個百分點,或添加1%~1.5%植物油脂,防止低溫引起的生產性能下降。

三是保持環境干燥。要強化管理,保持禽舍內清潔和干 燥,及時維修損壞的水槽,注意飲水衛生,適當添加藥物,有條件的可以給家禽提供溫水,避免飲用雪水,發生傳染性腸胃炎等消化道疾病。 

四是處理好保溫與通風的關系。可通過加強中午(高氣溫)通風等措施降低舍內有害氣體濃度,防止氨中毒和呼吸道疾病發生;及時清除禽舍內的糞便和雜物,盡量少用冷水清洗,保持適中的飼養密度,保證舍內氧氣充足。 

九、蛋鴨低溫抗寒技術要點

一是做好鴨舍保溫。天氣寒冷時,棚舍四周除留出一定數量的窗門通風換氣外,可先用稻草圍嚴、圍實、封死賊風的進口,北墻要加雙層厚稻草,外面再圍上一層塑料薄膜,棚頂也要加蓋稻草。有條件的養殖場可配備增溫機。

二是補光照。冬季自然光照少,鴨腦垂體內分泌腺活動減少而導致產蛋率大幅下降,這就必須進行人工補充光照。一般要求每天的光照時間不能少于16小時。可在鴨棚內每30平方米面積安一盞60瓦燈泡,燈泡離鴨背2米高,并裝上頂罩,早晚定時開燈。

三是調整日糧保營養。冬季蛋鴨要抵御寒冷,保持體溫,可增加日糧的能量濃度,適當增加玉米等能量飼料的比例,蛋白質飼料可保持在15%~17%。同時,要在其日糧中增加白菜、蘿卜等青綠飼料的比例,以確定蛋鴨對維生素的需要,必要時可添加多維素進行補充。

四是鴨床清潔干燥。鴨子雖屬水禽,但怕舍內潮濕。要保持鴨舍清潔、干燥、空氣清新。每晚鴨群進舍前,必須將糞便清除干凈,重新更換干凈、干燥的墊草。如遇降溫,還必須及時加厚墊草。此外,鴨子有在草窩里生蛋的習慣,除整個場地墊草外,還要在鴨舍的四角鋪上較厚的墊草,方便母鴨產蛋。

五是熱飼飲。冬季氣候寒冷,鴨子消耗熱能多,不但要供給充足的飼料,而且更需要注意的是,必須做到熱飼溫飲,精料必須用溫熱水調和,飲水也必須喂給溫熱水,其溫度以保持38℃左右最佳,切忌飲用冰雪水。

六是添夜食。冬季晝短夜長,且夜間氣溫較低,在夜間添喂一次溫熱飼料,不僅能增加蛋鴨營養,有利于鴨子御寒,更可提高產蛋率10%以上。但夜間補料應當注意兩點:一是必須供給溫熱飲水,二是夜食中以玉米等高能量飼料為主,蛋白質不可過多。

十、肉牛、肉羊低溫抗寒技術要點 

一是做好欄舍防寒保暖。圈舍應用塑料布或彩條布等封閉,關閉門窗,防止賊風侵襲;窗戶玻璃應保持干凈,以利采光。犢牛、羊羔及分娩牛羊圈舍內可生火取暖,有條件的可安裝紅外燈。 

二是調整飼養方式。減少外出活動時間,避免牛羊在舍外受寒挨凍。確需舍外放養應選擇在上午11 時至下午 3 時之間。適當運動和刷拭牛體,在天氣晴朗時,將牛放出舍外,并刷拭牛體,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抗寒能力。

三是加強飼養管理。可在圈舍內輔上墊草,做到勤換草、勤打掃、勤除糞,盡量少用冷水清洗,防止冷水直接沖洗畜體;適當增加飼料能量,母牛每日補喂1~2 千克精料,羊的精料供給量應比平時提高20% ,可增喂青貯料、胡蘿卜等多汁飼料,有條件的可喂給混合精料,適當添加骨粉和食鹽。精料最好制成 38℃左右的熱粥飼喂,同時供給充足、溫度適宜的飲水,水溫在37℃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