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花免费高清视频完整版,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今天是:
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正文

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系列報道——崇陽篇

索引號 : 011337637/2020-22170 文  號 :

主題分類: 農業、畜牧業、漁業 發文單位: 咸寧市農業農村局

名 稱: 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系列報道——崇陽篇 發布日期: 2020年12月09日

有效性: 有效 發文日期: 2020-12-09

??

?? 9月15日,在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場會上,崇陽縣參會代表在會上作了先進典型發言,這與崇陽縣立足山清水秀的生態優勢,發揮團結實干的政治優勢,堅持問題導向,提高政治站位,以美麗鄉村示范創建為抓手,以農村廁所革命、農村村莊綠化美化、農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為重點,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分不開。全縣44個示范村、68個整治村和“五線八片”按照環境衛生好、道路亮化好、村灣綠化好、文化品位好、拆舊建新好、庭院建設好的“六好”要求,示范推進,帶動全縣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全面展開。

領導重視,全面動員

崇陽縣在縣精準扶貧作戰指揮部的基礎上,成立了崇陽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任第一副組長,主要負責全縣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協調督辦推進各相關職能部門工作。從鄉村振興成員單位抽調30余人組成日常工作專班,全部從原單位脫產到鄉村振興辦集中辦公,專班內設綜合協調組、規劃設計組、產業工作組、項目管理組、資金管理組、人居環境整治辦公室等分別負責相關日常工作。縣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程冰野同志任辦公室主任,另有縣委常委1人、副縣長2人、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1人共同組成辦公室“五人小組”,作為日常決策機構,重點事項納入縣政府辦公會討論決策。

高點定位,全域謀劃

對標省級示范縣定位。以爭創省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先進縣為目標,立足生態環境改善、農村環境潔凈化,將現代農業、鄉村旅游與人居環境、美麗鄉村深度融合,打造有品位、有顏值的美麗鄉村。加強輿論引導,廣泛宣傳推動,落實獎勵機制,全域開展“最美鄉鎮”、“最美村灣”、“最美庭院”、“最美鄉親”創建評選活動,已經初步評選出“最美鄉鎮”2個、“最美村灣”20個、“最美庭院”100個、“最美鄉親”200個。鼓勵農戶房前屋后種果養花種茶種菜,因地制宜建設“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全縣栽種楊梅、桃樹等3萬余棵。規范“豬圈、牛圈、禽圈”,打造優美環境。通山縣榮獲2019年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先進縣,銅鐘鄉榮獲全省環境保護政府獎,2019年度全省鄉村振興成效考核被省委、省政府評定為“優秀”等次。

全域謀劃鄉村布局。堅持先規劃后建設,不規劃不建設,硬規劃硬執行,把個性、特色、互補、片區格調協調作為規劃的硬約束,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把全縣劃分為“五線八片”。在規劃過程中,立足本地生態環境稟賦,不搞大拆大遷,發揮群眾智慧,力求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力求用最小的投入辦最大的事。完成了2019年度8個省級示范村、14個縣級示范村、34個整治村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基本完成了2020年度22個示范村、34個整治村規劃。港口鄉小沙坪村上謝屋場按照“田園風光、農耕文化、鄉村印象”等關鍵詞,統籌村莊環境整治、廁所革命、禁塑、農村垃圾污水治理,鄉村兩級干部和鄉賢、群眾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充當策劃師,催生出符合本地特點的鄉土味規劃,整個小村莊呈現一股自然、清新、潔靜的感覺,農家味十足。

嚴格規劃實施落地。按照“五線八片”和各示范村、示范點不同的規劃建設內容,因地制宜,差異化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制訂出臺了規劃管理、項目管理、資金管理等制度性文件,加強鄉村振興項目、資金使用、規劃實施的監督管理。按照“村申報、鎮初審、縣審核”的要求,加強美麗鄉村示范村、整治村建設項目申報審查,確保所有建設項目嚴格按照規劃要求執行。落實每月一督查通報、每季度一拉練檢查,切實加強規劃項目的監督管理,及時糾偏糾錯,確保一張藍圖畫到底。

示范引導,全力推進 聚焦“兩率提升”,抓廁所革命。堅持既要提升“改廁普及率”,又要提升“群眾滿意度”,堅持改水改廁同步推進、改廁建沼氣同步謀劃、建管責任同步實施,扎實推進“廁所革命”,完成省級“廁所革命”試點縣任務,全縣建改農戶廁所42516個,驗收完成率達到99.8%,合格率達到95%以上,率先在全市完成農村改廁工作。216個鎮村公廁、32個旅游公廁、10個交通公廁、23個城區公廁全部建成驗收達標,落實專人管護,通水通電,有效運行。

聚焦“生態宜居”,抓村容村貌改善。立足路網結構優化,推進農村公路建設,近三年,共投入3.25億元,硬化黑化通組路1369公里,20戶以上自然村全部硬化,被評為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突出生態鄉鎮、生態村創建,推進村容村貌改善,近三年全縣完成精準滅荒造林17.9萬畝,通道綠化1.2萬畝,村莊綠化1.5萬畝,高速公路及國省道、鄉村公路沿線栽植綠化苗木20萬株,幕阜山旅游公路綠化30公里,打造櫻花大道20公里。深入開展農村“雙拆”(拆違拆危)行動,拆除違建房、危房,及時修繕農村廢舊房屋,全縣共拆除修繕破舊危房、違章建筑33.7萬平方米。推進特色民居改造,幕阜山生態旅游公路沿線、洪下十里畫廊投入資金3.9億元,改造特色民居5181戶。

聚焦“四化分治”,抓生活垃圾治理。堅持“市場化推進可回收垃圾處理,資源化推進有機垃圾處理,分類化推進其他垃圾處理,減量化推進有害垃圾處理”,探索形成“戶投放、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并在桂花泉鎮建立“靜脈產業園”,按照市場化運作機制,專門回收、轉化、處理全縣各種垃圾,同時輻射周邊吸納通城、通山等地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2019年,全縣共投入資金6.7億元,清理垃圾2.8萬噸,清理52條中小河流、水面52.6萬畝;清理公路3615.7公里,清理溝渠1.6萬米,疫情期間,全縣清運垃圾8700余噸。白霓鎮白霓村“三禁三創”(禁鞭、禁塑、禁散養、創衛、創美、創新風)活動風勁氣足,港口鄉“禁塑”行動經驗在全國各大媒體被廣泛宣傳。

聚焦“兩端共建”,抓生活污水處理。聚焦集中處理端建設和分散處理端管控,優先建設鄉鎮污水處理廠和人口密集村污水處理站。11個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5700噸,集中處理率90.02%。2020年,全縣新增18個村級生活污水集中式處理設施,已經完成和正在建設的村級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25座,爭取實現示范村集中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開展農村生活污水微動力處理示范試點,大嶺村實現太陽能微動力處理,廂所等6個村實現無動力污水處理。全縣7個鄉鎮78個行政村被省環委會命名為省級生態鄉鎮、生態村。2020年省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按計劃推進,相關工作在12個項目村全面開展。

重心下移,全程保障

領導示范聚力。落實縣級領導聯系包保工作機制,每個縣級領導聯系一個鄉鎮、包保一個示范村。落實部門一對一幫扶工作機制,每個縣直部門、單位負責人聯系包保一個示范村。鼓勵各類社會團體到各示范村開展結對幫扶。全縣36名縣級領導、44名部門負責人到全縣各示范村定點駐村指導,12個文化協會,根據自身特長和優勢,自主選擇到大市、茅井等8個村定點開展指導,打造有文化、有內涵的美麗鄉村。

定期督導聚焦。聚焦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開展多種形式的督導督查,人居環境整治向縱深推進。縣委書記先后10余次專題調研督辦指導美麗鄉村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縣長先后10余次調研指導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工作。縣鄉村振興五人小組先后三次到白霓鎮橋頭村、桂花泉鎮、崇陽國家森林公園召開現場會,解決實際問題。縣鄉村振興辦在6月初對全縣44個示范村、68個整治村進行了一次全面督辦檢查并在全縣通報,縣鄉村振興辦督查組先后12次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愛國衛生運動、人居環境整治“三百行動”和疫情防控期間環境專項整治行動督辦,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清單式督促落實整改。

創新投入聚財。實行縣級財政補獎、部門項目支持、地方政府債券、金融機構貸款和社會資本參與的多元投入機制。示范推廣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付費制,由垃圾收集第三方對農戶按每年每戶100原定標準收費,有效補充有關經費。加大招商力度,引進能人、企業,建設旅游示范點,創辦農家樂、民宿。肖嶺鄉已實行農戶垃圾收集付費制多年,效果良好;白霓鎮引進能人,投入資金近2000萬元,縣政府在建設用地規劃和資金獎補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已全面建成小自然野奢度假村;石城鎮西莊村牡丹仙子度假村投入資金1500余萬元,已初具雛形。

創新機制聚賢。鼓勵各地選舉成立鄉賢理事會,發揮鄉賢推動作用,實現村民自己的事商量著辦,有效凝聚民心民力,極大突出了鄉村振興中農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天城鎮河田村發揮鄉賢作用,通過召開“灣子夜話”,建立全村微信群,開設“智慧河田”微信號,調動全村群眾共同參與村里大小事務,在全村實施“禁塑禁鞭”,取得明顯成效。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之年。崇陽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徐濤表示,在縣委、縣政府領導下,我們的奮斗目標是持續提升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確保脫貧攻堅戰圓滿收官、農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