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花免费高清视频完整版,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今天是:
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正文

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系列報道——通城篇

索引號 : 011337637/2020-22174 文  號 :

主題分類: 農業、畜牧業、漁業 發文單位: 咸寧市農業農村局

名 稱: 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系列報道——通城篇 發布日期: 2020年12月09日

有效性: 有效 發文日期: 2020-12-09

亮亮堂堂美鄉村 干干凈凈迎小康


????2019年通城縣榮獲“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今年9月15日,通城縣在全省農村廁所革命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場會上作了書面材料經驗交流。通城縣的工作得到肯定,這與通城縣上下堅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分不開。為認真貫徹落實農村人居環境三年行動工作要求,通城縣以“治四亂”為切入點,按照“十清”要求,鞏固前期整治成效,深入開展農村改廁問題整改“回頭看”,徹底扭轉農村“臟、亂、差”突出問題,營造整潔有序、生態宜居的鄉村環境,建設山清水秀美麗通城。

三份成績單,數據亮眼 美麗鄉村建設特色鮮明。近年來,通城縣委、縣政府堅持突出重點、加大投入、科學謀劃、統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按照產業帶動型、鄉賢投資型、鄉村旅游型、生態保護型、文化傳承型的發展定位,著力打造內沖瑤族風情村、左港上善田園綜合體等15個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示范點;2020年啟動了美麗鄉村31個整治村項目建設;沙堆鎮港背村九井峰茶文化品嘗園已于9月29日開園迎客。2019年北港鎮橫沖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2020年,大坪鄉內沖村被評為全國康養基地和全省民族特色村,通城縣15個美麗鄉村建設和華中地區唯一的萬雅國際商貿城相繼建成開園,擦亮了“游美麗鄉村,購世界品牌”通城名片。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顯著。按照“立足清、聚焦保、著力改、促進美”要求,深入開展2020年村莊清潔行動。清理房前屋后、路邊、岸邊溝渠陳年垃圾、建筑垃圾17500余噸,全部轉運到咸寧垃圾處理場作無害化處理;清除各種亂張亂貼小廣告1萬余份,清理水面7600余畝;拆除臨街路違章建筑和舊屋廢基800余處16300平米。截至目前,全縣開展了100個美麗鄉村綠滿家園村莊(屋場)綠化工作,已有97個村完成村莊綠化任務,共栽植樹苗128795棵。

“廁所革命”穩步推進。截至目前,全縣農村戶廁建改總任務數為56031戶,已完成56872戶,完成率為101.5%;農村公廁建改總任務數為170座,已新建竣工驗收77座,主體工程完工33,改擴建2座,公廁完成率65.9%。應上傳信息數據56872戶,已上傳42453戶,上傳率為74.65%;應驗收56872戶,已驗收40733戶,驗收到位率為71.6%。

七個工作法,成效突出

第一工作法:多措并舉,拓展村莊清潔行動內容。將村莊清潔行動與疫情防控工作相結合。開展以農戶家庭為基本單元,以清除庭院和房前屋后衛生死角為重點的農村環境大清掃行動。組織農村人居環境管理員和農村志愿者上路,保持鄉道村道衛生干凈整潔,做到了屋內庭院衛生干凈整潔、戶廁和公廁干凈衛生,生活垃圾做到日產日清,日清理垃圾100余噸。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講,要求居民不出門、不隨地吐痰、不亂丟用過的廢棄口罩。全縣共動員人員2萬余人開展衛生大掃除活動,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奠定堅實的環境基礎。

第二工作法:全力推進,扎實開展“百日鞏固”活動。以“治四亂”為切入點,以 “十清”為抓手,以村為單位,組織黨員干部、“四員”、農民群眾、志愿者,清理村莊公共區域、房前屋后等農村死角衛生,發動群眾廣泛參與村莊清潔行動,實現縣鄉村三級聯動、合力參與環境整治,全力提升村容村貌。

第三工作法:建長效機制,創新“四員一崗”。2020年,為確保農村人居環境得到長效管控,出臺了《通城縣農村人居環境管理員工作方案》,將“四員”改為“四員一崗”,統稱為通城縣農村人居環境管理員,組建農村人居環境工作隊,隊長由村書記或駐村第一書記兼任。優先從貧困戶、退伍軍人、老黨員、老干部中選用熱心公益事業、責任心強為農村人居環境管理員。共投入服務經費1993萬元,聘請人員1582名,組織開展村莊保潔、護林、護路、河湖庫巡查保潔等工作,形成了農村環衛保潔、垃圾分類、護路巡湖、護林保綠長效管護機制。

第四工作法:突出重點,切實推進示范村和整治村建設。過去一年來,村莊清潔行動主要解決環境臟亂差這個基本問題,今年通城將工作重點轉移到逐步提升標準、美化村莊整體形象上。通城縣制訂《通城縣2020年度美麗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整治實施方案》,2020年度計劃完成7個示范村、31個整治村項目建設和139個行政村“三清一改”人居環境整治任務。為確保高質量完成整治村、示范村建設,6月23日,通城縣農業農村局舉辦美麗鄉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暨廁所革命培訓班,邀請省農業農村廳社會事務處二級調研員歐紅新、副處長張明波、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高保紅等行業專家,以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廁所革命等業務知識為重點,為通城縣各鄉鎮示范村、整治村村支部書記、農業農村局班子成員等共計80人進行授課輔導。

統籌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切實抓好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和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著力解決農村環境突出難題。積極推進村莊綠化,引導發動農民通過種樹種草等美化村莊,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與發展鄉村綠色產業、休閑旅游、庭院經濟等相結合,將清理出的場地建成小果園、小菜園、小花園、小游園等,既美化村莊環境,又促進了農民增收。

第五工作法:黨建引領,重點打造五條示范帶。重點打造“353”、“106” 國道沿線、通四公路、大水公路、五保公路等5條黨建引領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示范帶,各黨建示范帶均由縣級領導掛帥,實行一事一專班、一月一調度,掛圖作戰、倒排工期。以黨建引領產業發展、生態宜居、鄉風文明、鄉村治理和農村基礎設施改造升級,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水平。以示范帶動促進通城11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將實現人居環境整治的全覆蓋,城鄉面貌將得到徹底改觀。

第六工作法:做好“兩評一比”,營造良好氛圍。以“亮亮堂堂鄉村美,干干凈凈迎小康”為主題,縣美麗鄉村建設協調小組在全縣成功開展“最清潔屋場”、“ 最清潔農戶”評選和美麗鄉村攝影比賽活動。按照各村推薦、鄉鎮初審、網絡投票和專家評審相結合的方式。評選出“最清潔屋場”10個,每個獎3萬元;“最清潔農戶” 185戶,每名獎500元;美麗鄉村攝影優秀作品獎30個,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優秀獎20名。優秀作品將編印成通城縣美麗鄉村畫冊。“兩評一比”最終結果在第三屆農民豐收節上進行了授牌頒獎。

第七工作法:監管并重,促廁改質量提升。緊扣湖北省《農村無害化廁所建造技術指南》標準,縣廁改辦實行全程跟蹤督辦指導,落實“兩會兩制”,即:組織召開建改標準培訓會、堅持召開月例會、落實現場督導制、實行周通報制。召開了專題會議10次,組織技能專題培訓20余場1000余人次,開展經常性督辦指導,編發工作動態12期,每周下發督辦通報。各鄉鎮強化“四個管理”,力促工作落實。即:強化專班管理,明確專班職責,確保廁改不完工驗收專班不解散;強化清單管理,對照廁改任務,采取倒銷號落實,確保廁改數據上傳及時;強化施工監管,積極發動群眾參與廁改施工監督和驗收,確保建改工程質量;強化資金管理,嚴格考核驗收,確保資金規范、有序發放。

2019年12月27日,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王功輝、王斌會同相關職能部門就通城縣農村“廁所革命”移交工作召開了座談會,廁改工作正式由縣衛健局移交到縣農業農村局。2020年1月2日,縣政府辦、農業農村局、衛健局、發改局、財政局四個部門組成4個驗收工作小組。對全縣11個鄉鎮112個村29048戶的農村戶廁、97個農村公廁進行了驗收。撥付農村戶廁工程款420.75萬元,農村公廁工程款550萬元。對11個鄉鎮戶廁臺賬資料、電腦信息數據上傳資料、農村公廁建設、鎮村兩級戶廁驗收等情況進行督查,對每個鄉鎮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

“雖然我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但建設山青水綠、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絕非一日之功,必須持續發力,久久為功。” 通城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李三明告訴記者,在縣委、縣政府領導下,將繼續加強部門聯動,形成工作合力;加強檢查督辦,傳導工作壓力,進一步鞏固來之不易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