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011337637/2021-20129 文 號 : 咸農發〔2017〕20號
主題分類: 農業、畜牧業、漁業 發文單位: 咸寧市農業農村局
名 稱: 咸寧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作方案 發布日期: 2021年06月10日
有效性: 失效 發文日期: 2017-08-03 16:43
咸寧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目標,圍繞區域特色產業發展,堅持“政府推動、政策扶持、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多元投入”的發展思路,按照“集中集聚集約”的發展方向和“一鄉多園,科技引領,多元業態,示范帶動”的發展要求,采取“政策集成、項目集成、技術集成、科技集成”的方式,實行種養大戶擴大規模建園、龍頭企業聯結基地建園、招商引資引企建園、科研機構產學研對接建園、政策扶持項目建園等多種建設模式,建成一批布局區域化、生產標準化、經營產業化、銷售品牌化、運作市場化現代農業樣板,打造成為都市農業、加工農業、出口農業、生態農業、效益農業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的新亮點,打造一批具有全市標桿和引領作用的綜合性特色現代農業園區。
二、創建目標
2017年8月起,在全市開展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作。在全市特色農業的基礎上,重點打造一批糧油產業園、蔬菜產業園、水果產業園、中藥材產業園、茶葉產業園、農產品加工(物流)園、循環產業園、休閑農業園、畜禽產業園、水產產業園和創業創新園等現代農業產業園,園區集中先進的農業經營理念、經營模式和技術集成;集中一流的生產水平、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益;集約土地、資本、技術、項目、人才于一體;集中農業科技創新、科技成果示范推廣、技術培訓功能于一體;集中產業發展、示范展示和農業生態旅游休閑功能于一體。使之成為我市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優勢產業積聚推進、現代農業特色明顯、示范帶動作用突出的高效農業集聚區、現代農業先行區、先進科技示范區和安全生產展示區。
三、建設標準
通過建設、配套和完善,現代農業產業園達到以下標準:
(一)園區功能配套。1、適度規模。種植業產業園區面積一般不低于1萬畝,中藥材不低于5000畝,其中核心區集中連片且不低于園區面積的30%,農田基礎設施達到高標準農田(標準園)建設標準;畜禽產業園區要求年出欄生豬5萬頭左右、家禽100萬只以上;水產產業園要求池塘養殖面積1000畝左右或工廠化養殖面積5000平米以上;農產品加工園、休閑農業園和農村創業創新園要求占地面積達到3000畝左右。2、功能布局:園區總體布局合理,功能分區清晰,生產資料存放、生產區、生活區布局有序,配置產后初加工及產品質量檢測等設施設備。3、基礎設施:水、電、溝、渠、路等基礎設施配套,有園區標志牌;園區主干道、作業道通暢,適應機械化生產要求;園區土壤、空氣、灌溉水質量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環境條件行業標準。
(二)產業特色突出。全面實施標準化生產,依法依規管控禁限用農(獸)藥,大力實施“一控二減三基本”,農作物秸稈、畜禽養殖糞污和農田殘膜等農業廢棄物利用率達到95%以上,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太陽能等新能源有效采用,農產品加工實行達標排放,產品原則上通過“三品一標”認證、或獲得省級以上名牌產品稱號。
緊緊圍繞本地農業主導產業、特色產業、新興產業,結合土地復墾整理、農業綜合開發、新農村建設等,立足發揮區域優勢,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園區建設要突出主體產業,綜合性產業園區明確一個適合當地的主體產業,專業性園區要形成鮮明特色,園區主體產業產值比重要達到70%以上。園區要達到一定規模,實行連片開發建設,發揮規模效益。
(三)生產要素聚集。1、園區融資:政府部門整合有關項目資金支持產業園建設;吸引工商資本、民間資本、外商資本等社會資本投入和涉農信貸資金支持。2、土地流轉:土地流轉依法有序,手續齊全、合同完備。土地流轉期在產業園認定后至少10年。3、科技裝備支撐:與縣級以上農業科研或技術推廣單位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有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支撐,負責技術指導和培訓等相關工作。基層農技服務、植物檢疫、公共信息服務到位,有新型職業農民、農村實用人才參與。至少有2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或1家省級合作社示范社、休閑農業示范點,園區在推廣應用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方面具有示范帶動作用,良種普及率達到100%,農機綜合作業率達到70%以上(園藝作物達到20%以上)。
(四)產業融合發展。1、建設管理:園區建設主體清晰,管理部門明確,內部制度健全,財務管理規范、臺賬齊全。內部生產組織方式先進,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組織基礎好。2、產業鏈條:園區經營主體在生產、加工、儲運、營銷等各環節與各類生產經營服務主體建立多形式利益聯結機制,一二三產業融合度高,帶動能力強。3、營銷體系:物聯網、電子商務有效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發展訂單農業,建立起農超、農企、農校等形式產銷對接,訂單直銷、連鎖配送、電子商務等配送及綜合服務網絡體系。農產品加工園區原則上還要求省級龍頭企業達到3家以上,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0億元左右。
(五)綜合效益顯著。主要產品生產經營效益明顯高于本地同類生產平均水平,經濟效益高出非園區20%以上,輻射帶動面積在10倍以上,農民或職工人均收入高出非園區30%左右。將現代生產要素、經營模式、發展理念引領農業,對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發揮、促進農民增收發揮示范引導帶動作用。
四、建設重點
(一)種植養殖基地及各類園區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體系建設,休閑農業園區鄉村旅游“后備箱”工程建設。
(二)設施農業建設,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示范推廣等。
(三)農業物聯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農村電子商務等建設。
(四)農業生態環境治理,農膜和農藥包裝物回收再利用,養殖場糞污處理利用,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控制,太陽能有效利用等。
(五)農產品儲藏保鮮與分級等初加工、精深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等先進適用裝備購置,便捷智能的倉儲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等。
五、創建工作安排
為確保市級園區創建工作順利開展,現將創建工作進度安排如下:
(一)宣傳發動階段(8月10日—8月31日)。各縣市區農業局根據該方案要求,結合實際制定本單位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實施方案,開展廣泛宣傳,發動本地區本行業內基礎設施好、產業化水平高、經營理念新、示范作用廣的農業企業參與到園區創建中來,營造良好的創園環境。
(二)園區創建階段(9月1日—9月30日)。各縣市區農業部門是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主要責任單位,負責園區建設指導、協調工作,指導企業科學規劃、標準化建設、嚴格管理。各縣市區發改、旅游部門主要負責本行業內企業園區創建的協調工作。各地園區建設申報資料于8月31日前交至市農業局產業化科。
(三)考評驗收階段(10月1日—10月31日)。市農業局、市發改委、市旅游委將組織專家進行資料評審,并組成聯合檢查組,對各地上報市級園區進行實地考評驗收。
(四)審核授牌階段(11月1日—11月15日)。市農業局、市發改委、市旅游委將考評結果匯總審核,報市政府同意后,對符合創建標準的園區頒發咸寧市現代農業產業園牌匾。
六、認定管理
為加強市級園區建設,市農業產業化辦公室將配套制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考核評比辦法,并組織有關專家開展評審工作。評審實行申報認定制,動態管理、能進能退,會同有關部門每年進行一次目標考核,授予“咸寧市現代農業產業園”稱號,予以認定授牌。同時,擇優推薦上報省農業廳,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原則上不是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不得申報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七、有關要求
(一)縣級政府要充分認識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的重要意義,認真抓好園區規劃,提高園區建設水平。建立健全園區建設管理工作機制,明確管理部門,配備管理人員,負責園區規劃、建設和管理事項。積極搭建園區建設產業載體平臺、產業融資平臺、產業培訓平臺、產業政策平臺、產業服務平臺,推進各類園區建設。縣級農業、發改、旅游部門要加強指導、協調和檢查。
(二)加大政策扶持。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社會參與,認真落實咸寧市促進現代農業發展若干政策,整合高效設施農業、規模高效農業、農業科技、農業綜合開發、農業產業化經營、農產品質量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品牌建設、農業標準化建設等財政扶持資金,加大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的扶持力度,支持園區建設和產業發展。圍繞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精心包裝一批農業招商項目,引導社會資本、民間資本和金融資本進入現代農業園區領域。各地配套制定優惠扶持政策,積極引導園區建設向優勢產業帶集聚發展。
(三)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單位,在每年10月底前將縣級政府創建文件(包括支持政策和措施)、園區規劃文本和創建方案等上報市農業局、市發改委和市旅游委;每縣原則上報送不超過5個。
聯系人:市農業局產業化科晏 ?翔0715-8056249
市發改委農經科 ? ? ?吳燕春 ? 0715-8895176
市旅游委計財科 ? ? ?陳 ?展 ? 0715-8250226
2017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