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花免费高清视频完整版,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今天是:
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正文

對市政協五屆三次會議第075號提案的答復

索引號 : 11337637/2019-11045 文  號 :

主題分類: 農業、畜牧業、漁業 發文單位: 咸寧市農業農村局

名 稱: 對市政協五屆三次會議第075號提案的答復 發布日期: 2019年11月22日

有效性: 有效 發文日期: 2019-11-22 08:59:46

鄧磊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加快鄉村振興的建議》(市政協提案第075號)已收悉。經商市委組織部、市城管執法委、市科技局、市地方金融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財政局,現將該提案辦理落實情況答復如下:

1.全面排查摸底,補齊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短板。結合省委巡視反饋我市“截止2018年7月,全市共有304個村集體收入低于5萬元,空殼村33個”問題,對全市304個村集體收入低于5萬元的村進行大排查、大摸底,建立村級集體經濟臺賬。針對33個“空殼村”,市委組織部、市委農辦聯合印發《關于做好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空殼村”限期清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進一步開展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清收清查清理工作,做到應收盡收、及時入賬,實現村級集體資產收入最大化;積極探索增加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的途徑和辦法,充分利用各項扶持政策,探索發展資源開發、物業租賃、資產盤活、農業生產聯合發展等多種集體經濟形式,2018年全市33個“空殼村”全部破殼清零。在此基礎上,今年3-4月再次對全市所用村集體經濟收入情況進行排查摸底,全市還有178個村級集體經濟低于5萬元的薄弱村,重點扶持發展。

2.壓實工作責任,推動村級集體經濟落地發展。今年以來,市委組織部牽頭下發了《致縣(市、區)委書記的一封信》,督促縣(市、區)委書記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推動各地加快編制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規劃,鞏固提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質量。市委組織部、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組成聯合調研組,對各地薄弱村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開展“三資”清理等工作進行專項調研。組織召開全市薄弱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協調會,對11名鄉鎮黨委書記進行集中約談,督促履職盡責,堅持一村一策,指導村級制定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方案。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情況納入市委第二季度項目建設和上半年基層黨建工作拉練檢查內容,對全市各地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情況進行通報,壓實工作責任。建立黨委統一領導,組織、財政和農業農村部門統籌推進,鄉鎮和村具體落實的工作格局。

3.制定實施方案,加強指導示范推動。一是方案引領。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積極吸收提案合理建議,市委組織部、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制發《堅持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實施方案》,并以通知文件下發各地。明確“力爭2019年全面消除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村,2020年前年集體經營性收入1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20%,2022年前全市所以村級集體經濟實力明顯轉達、發展水平明顯提升,集體經濟組織健全、運行規范,村級組織自我保障和服務群眾能力顯著增強”的總體目標,指導不同類型村因地制宜分類施策,通過清理盤活“三資”、提供服務創收、發展物業經濟、實行混合經營、股權補償分紅等多種方式開展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探索和實踐。二是示范推動。組織實施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示范工程,從2020-2022年,各縣市區每年確定市級示范鄉鎮不少于1個、示范村不少于30個,每年根據試點效果確定6個左右的鄉鎮、20個左右的村,由市級統籌相關資金250萬元,通過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分別給予20萬元、5萬元的獎勵,示范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指導嘉魚縣開展村級經濟發展試點工作,嘉魚縣整合資金500萬元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從2019年至2020年,對2018年底年收益5萬元以下的村,按當年增長1:1比例予以獎補;對發展集體經濟年度考核前三名的鄉鎮,分別給予50萬元、40萬元、30萬元的獎勵。三是學習借鑒外地經驗。學習借鑒外地做法,組織召開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調研座談會;總結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成功經驗和做法,咸安區大幕鄉雙垅村《堅持綠色崛起理念 發展集體經濟》、嘉魚縣簰洲灣鎮《推進“三資”清理 壯大集體經濟》和通山縣南林橋鎮石門村《四季花果滿園春 三產融合耀石門》入選《湖北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典型案例選編》;為每個村征訂《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案例選》,下發各村學習借鑒;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納入全市村黨組織書記、派聘書記、第一書記、村級后備干部培訓班重要內容,舉辦培訓班4期,幫助村干部提高政策業務水平和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能力。

4.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激活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搶抓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市推進國家試點機遇,采取“建強基層組織、健全制度措施、盤活資產資源、加大扶持力度、注重示范引領”五項措施,組建集體經濟組織,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目前,全市72個鄉鎮、943個村(社區)、35個村民小組(咸安32個、崇陽3個)全部完成“兩清”工作。全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賬面資產總額共33.88億元,核實數50.67億元,增加49.6%;經營性資產賬目總額5.19億元,核實數10.08億元,增加94.2%。清查登記農村集體土地1236.67萬畝,其中農用地1152.46萬畝,建設用地76.05萬畝。確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218.6萬人。全市整體進入組建集體經濟組織攻堅階段。截至9月中旬,全市已有725個村、32個村民小組組建村、組集體經濟組織,占村、組比例分別為77.06%、91.4%;其中,股份經濟合作社占1/3。量化資產總額5.08億元,實現分紅累積44.16萬元。10月底要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任務,為發展新型村集體經濟奠定基礎。

5.開展“三資”合同清理,增加農村集體資產。結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農村集體“三資”合同專項清理規范行動,廢止違規合同,收回違規占用的農村集體資金、資產和資源,重新依法簽訂或完善合同,全面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經營管理。截至目前,全市清查租賃發包合同3099個,已規范合同2673個,增加村集體收入923.47萬元。咸安區清理1253個,已規范1253個,增收 175萬元;嘉魚縣清理1689個,已規范1263個,增收735.12萬元;通城縣清理157個,已規范157個,增收13.35萬元。

6.發展農業產業,帶動農村經濟發展。一是規劃先行。出臺了《關于推動全市產業扶貧(產業振興)的實施意見》《咸寧市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方案(2018-2020年)》,著力打造茶葉、油茶、楠竹、水產、湘蓮、蔬菜、水果、中藥材、畜牧養殖、休閑農村旅游、光伏發電、電商物流等12個主導產業,指導各地選準主攻方向、主打產品、主要項目、主要市場,力爭通過1—3年的努力,所有村都有1—2個農業主導產業。同時督導各縣市區科學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和扶持政策,因地制宜,促進農業產業發展。二是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成功創建赤壁青磚茶、通山枇杷、通城中藥材3個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并成功申報省級獼猴桃產業發展項目,推動特色產業提檔升級。三是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全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發展到244家,農民合作社6075家(聯合社26家),家庭農場554家。其中: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1家、省級54家, 國家、省級、市級示范社分別為21家、39家、173家,省級、市級示范家庭農場分別為37家、87家。四是加強美麗鄉村和特色小鎮建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市著力創建一村一品專業村134個、專業鎮20個、全國示范村鎮13個,重點建設41個美麗鄉村示范村,打造23個市級以上特色鮮明、產業集聚、環境優美、充滿活力的特色小鎮。

7.爭取財政資金,助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一是爭取申報全省村級經濟發展進步村9個。二是市委組織部、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向省級部門申報扶持新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從2019年到2022年,力爭我市扶持160個左右行政村、農村社區,每個村扶持資金50萬元,預計爭取8000萬財政資金,支持村集體經濟發展。今年,已成功申報財政資金扶持村40個、省管黨費扶持村6個,目前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已下達到市、縣財政賬戶。三是申報財政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項目。申報貧困村農民合作社扶持項目28個(預計扶持資金280萬元)、財政支持農民合作社培育項目18個(預計扶持資金180萬元)、財政支持家庭農場培育項目10個(預計扶持資金200萬元),預計扶持資金660萬元。此外,省農業農村廳已下達我市農業轉移支付新型經營主體培育資金332萬元。四是積極爭取產業融合項目。2019年已成功申報產業強鎮示范建設項目2個(嘉魚縣官橋鎮、赤壁市趙李橋鎮),財政獎補2000萬元;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產地初加工設施補助項目2個(嘉魚縣、崇陽縣),財政獎補500萬元。此外,市級財政結合精準脫貧攻堅,按貧困村脫貧出列獎補10萬元標準,累計撥付貧困村出列獎補1920萬元;產業脫貧獎補910萬元;2019年在扶貧投入中列支1260萬元產業獎補資金,鼓勵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任重道遠!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希望繼續對我局工作給予支持。


咸寧市農業農村局

2019年9月25日

關于對市政協五屆三次會議第075號提案的答復——農村合作經濟指導科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