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到8月2日,頂著三伏天的炎炎烈日,咸寧市農業農村局農村路燈建設項目調研組一行不畏酷暑,深入全市六個縣市區,足跡遍布崇陽縣港口鄉油榨村、青山鎮大坪村,嘉魚縣官橋鎮白湖寺村、渡普鎮煙墩村,赤壁市神山鎮文清村等9個村灣,全覆蓋的實地考察了2024年民生路燈建設項目的實施成效。
2024年咸寧市積極推進湖北省十大民生工程,為解決農村“有路無燈、有燈不亮”問題,我市共新建農村照明路燈502盞,目前所有項目均已完工,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優先選擇村莊出行頻率高、農戶居住集中的公共區域安裝路燈,確保路燈布局科學合理,使更多村民受益。
為了解項目建設的真實情況,調研組每到一處,都以嚴謹細致的態度仔細查看臺賬資料、測量樁基及基坑尺寸、燈桿圍度,測試建設安裝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同時,調研組與村民們親切交談,耐心聽取他們對路燈使用的真實感受及寶貴意見,確保調研結果全面而真實。
“以前這條路一到晚上就漆黑一片,村民們都不敢出門。現在好了,路燈裝上了,晚上出行再也不用擔心,大家還能聚在一起散散步、跳跳廣場舞,既方便了生活,又豐富了我們的娛樂方式。”大坪村村支書難掩內心的喜悅,向調研組分享著路燈帶來的變化。
“燈桿上印上了生產廠家的地址和售后電話,只要路燈出現故障或質量問題,村民可以隨時撥打售后電話上門維修,人人都可以變成監督員。”為保障路燈的持續使用,崇陽縣農業農村局在設計路燈時加入了一點小創意,并且把售后服務要求寫進與廠家的協議中,確保工程服務質量。
調研組也不回避問題,直面通城、通山等地的規劃短板與質量瑕疵。市農業農村局迅速亮劍,提出嚴厲整改要求,確保問題在一個月內清零,并將整改臺賬及時上報。同時,強調要加強項目管理和監督,確保每一盞路燈都能達到規定的標準和要求,真正惠及廣大村民。
咸寧市農村能源辦公室主任曾維政表示,“小路燈”是“大民生”,一定要嚴把路燈質量關,把小事辦好、好事辦實。各縣市區農業農村局要在確保農村“亮起來”的基礎上,加強日常管護,持續提升路燈設施精細化管理水平,讓路燈保持“亮長久”。
咸寧市農業農村局王光莉同志強調:對民生項目建設質量與安全必須要堅持對民生的承諾,項目建設中要加強規劃引領,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加大技術創新和應用,加強宣傳引導,強化項目管理和監督以及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確保民生項目資金真正用在實處、真正做到項目向民、建設利民、民生惠民。
??????????????????????????(供稿單位:農墾和能源建設科(科教科)??撰稿人:鐘灣??審核人:王光莉)